扬州,地处江苏中部,长江北岸、江淮平原南端。从华夏九州之一到现代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扬州2500年飘着浓浓墨香的历史中,记载着最为璀璨的诗词歌赋,扬州风景秀美,吸引了无数望族贵胄,文人骚客奋至杳来。扬州这座个性独特、魅力四射的古城,交通发达,经济繁荣,文化昌盛,享誉中华。相传康熙三巡扬州、乾隆六下江南、五到扬州;扬州更因漕运而兴,因盐市而盛,“万商落日船交尾”、“春风十里扬州路”,说的都是扬州的繁荣盛景。
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“,这是大诗人李白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诗中诗句,是历来传颂的名篇,道出了诗人对扬州的向往,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。“腰缠十万惯,骑鹤下扬州”,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。寓意扬州是有钱人和神仙向往的地方。
扬州历来为何会有如此的繁荣辉煌?这和扬州城的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,下面我从建筑环境风水学的角度,对扬州城的自然地理状况的风水格局,来作粗浅的分析。
一、扬州城的自然风水格局
据史料记载,公元前486年,吴王夫差为了伐齐争霸中原而疏通了流经苏、锡、常、扬的“古故水道”,并在扬州境内开挖了沟通江淮的三百里邗沟,建筑了用以输送兵马粮草的邗城(扬州城)。后来邗沟河又经其他朝代的不断开凿,到1293年,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修通了直通大都城内积水潭的河道。至此,北起北京,南达杭州,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形成。成了南北便捷的水路运输大通道。扬州成了古代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之一,是苏北的重要门户。
扬州城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,东经119度26分、北纬32度24分。东依大运河,南沿长江。京杭大运河的开通,使扬州的交通更为发达,扬州成了南北水、陆交通的枢纽,京杭大运河紧靠扬州城有一条支河,叫古运河。古运河之水,对扬州城形成了一种环抱之势,风水学称之为“玉带环腰”,属于一种富贵、旺财格局。扬州西郊有一瘦西湖,瘦西湖是扬州蜀岗山水流入运河的一条自然河道,它相对于杭州西湖来说,显得更为狭长、细小和清瘦,故称瘦西湖。瘦西湖,湖长十余里,犹如一幅山水画卷,既有天然景色,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,是国内著名的风景区之一。瘦西湖及古运河之水,使扬州变成了一座碧水环绕的水城,正是运河及瘦西湖的富贵、旺财之水,形成了扬州一种自然的旺财风水格局。给扬州历代的经济带来了蓬勃发展、繁荣昌盛。
“山管人丁水管财”, 风水学论“山主贵,水主财 ”扬州城除了有秀“水”之外,还有一座旺“山”。在扬州城西北方有一座秀丽的蜀岗山。万松苍翠的蜀岗山如卧龙般蜿蜒绵亘,象一条在巨龙潜伏在田野上,在《易经》“乾”卦中九二爻有“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”,“龙”是吉祥之物,变化多端,贵龙贵砂合成贵气大局。蜀岗山的形势清秀,体形圆净,一起一伏如巨浪汹涌而来,力量强大,乃大吉也。蜀岗山是扬州城的龙脉,山上寺院遍布,有“江南第一灵山”之称。蜀岗山有三峰:东峰、中峰和西峰。蜀岗东峰建有观音山,它是隋代迷楼故址。据《迷楼记》载,迷楼是隋炀帝行宫,浙江匠人项升设计,“凡役夫数万,经岁而成。”隋炀帝曾说:“使真仙游此,亦当自迷”。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,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。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,因其集佛教庙宇、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,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。
扬州城的左边有京杭大运河、古运河,右边是省道天扬公路(扬子江路),扬州城北郊地势高突,南方为平原低洼,城南更有砚池之水,正是左有流水谓青龙,右有长道谓白虎。前有水池谓朱雀,后有丘陵谓玄武,最为贵地。又扬州城西北有蜀岗山,地势较高,这实际上完全符合我国地理山川天倾西北,地陷东南之现象。扬州城依山傍水,四通八达,得山川之灵气,受日月之光华,使扬州变成了一处藏风聚气,人杰地灵、财丁大旺、催官发福大发富贵的风水宝地。历史上扬州虽经历代兵祸破坏,但由于地处要道,交通便利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战乱之后,总是很快又恢复繁荣。后又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发展,使扬州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大都会和全国的重要贸易中心。富商大贾,四方云集,尤其以盐业兴盛,富甲东南,给扬州带来了繁荣昌盛。这正是好的风水带来的效应。
扬州在唐代是江南漕粮、淮南盐运中心和对外贸易交往中心,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都会。十七、十八世纪的扬州是东南盐业的转运中心,形成“三十里楼台,二十四景”的壮观风景带,康熙三巡扬州、乾隆六下江南、五到扬州,使这座个性独特、魅力四射的古城更是名噪一时,享誉中华!引以为豪的历史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,它们是扬州兴衰的证物,也是古城扬州的象征。现代扬州也是江泽民的故乡。
二、 扬州名城与“文房四宝、文昌塔”
历史上扬州一路走来,数度辉煌。 欧阳修、苏东坡这两个宋代大文豪,做过扬州太守,写下了千古雄文,歌颂扬州的著名诗篇可一直追溯至魏晋时期,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曾为扬州写下脍炙人口的绝代佳句。还产生了以郑板桥为代表的享誉古今的“扬州八怪”。“腰缠十万贯,骑鹤上扬州”、“雨过隋堤原不湿,风吹红袖欲登仙”。这些千古传颂的佳句,使世人对扬州产生无限的向往和遐想。
千百年来 ,象欧阳修、苏东坡、秦少游、白居易、李白、杜牧、郑板桥等多少文人墨客,在扬州留下了多少千古名句、诗篇、佳画。扬州出才子,扬州出美女,一直被世人在传颂。
扬州为何如此出名?为什么又有多少文人、名人、甚至皇帝对扬州一往情深、情有独钟?这除了上面讲的山清水秀,山环水抱、旺山吉水的风水外,还与扬州城的“文房四宝——笔、纸、墨、砚”及文昌塔风水有关。
1、笔——扬州的“文峰塔”,位于扬州的城南,扬州文峰塔建造于明万历10年(1582年),由於清康熙7年(1668年)的大地震,塔顶损坏,第二年再次修建。据说这时塔比原来还高了一丈五尺,有7层八角,全部用砖建造。《阳宅三要》所说:“凡都省府厅州县,文人不利,不发科甲者,宜于甲、申、丙、丁四字上,立一文笔塔。只要高过别山,即发科甲。或山上立文笔,或平地修高塔,皆为文峰。文峰塔建在扬州古城的丁位方。通往文峰塔的一条马路命名为 “文峰路”。
2、纸——扬州城荷花池以南至文峰塔的大片土地,这里过去只有平房没有高楼大厦。这大片平房形似在一张大纸上写满的诗词歌赋,与文峰塔而相呼应。
3、墨;砚——在扬州城南有一个很大的池塘,叫砚池,因池中广植荷花而又称 “荷花池” ,此池塘即为文房四宝之“砚”。 砚池东侧一条马路名为荷花池路,砚池的西侧小区名为“砚池小区“。砚池中有湖心岛,湖心岛建“砚池染翰”、“玉玲珑馆”、“临池”等仿古建筑群,此即为文房四宝之“墨”。湖心岛由拱桥、曲桥与岸边相连。池边垂柳依依,湖中亭廊相接、高低错落,采莲女雕塑屹立池中。清代歙县名士汪玉枢在池边建有别墅,名南园,为当时扬州八大名园之一。园临砚池,隔岸有文峰塔,景名“砚池染翰”。 荷花池公园绿草如茵、垂柳青青、荷塘增辉,盛夏荷香四溢,令人神往,已成为扬州地区难得的赏荷胜地。
园内设置九尊太湖峰石,相传是宋代“花石纲”遗物,玲珑剔透,富有空灵神韵。乾隆皇帝南巡时游至此园,非常欣赏,赐园名为“九峰园”。故砚池、荷花池、九峰园皆为同一地点。
4、文昌塔
位于古城扬州市中心有一文昌塔(阁)。江西《芳溪熊氏青云塔》曾经记载:“水口之间宜有高峰耸峙,所以贮财源而兴文运者也。”“岁依形家之理于太湖、长江众水交汇之际,特起文昌塔以镇之,小桥砥其流,于是财源之茂,人文之举,连绵科甲。”则又在文运昌盛之外,加上财源茂美,可谓一举两得。”相传文昌帝君是上界掌管文章之神,所以我国古代书院,也往往在供奉孔子的同时,供奉文昌帝君。古人建造文昌塔的作用,从风水上可以催旺文人才子。
大自然造物的力量不可轻视。传统风水学更是奥妙无穷。扬州 “文房四宝”及文昌塔的文昌风水格局,多少年来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文人墨客,对扬州的文化艺术事业有着很大影响。清朝时期,各地文人名流,汇集扬州。在当地官员倡导下,经常举办诗文酒会。诗文创作,载誉全国。有些盐商,堪称豪富,本身亦附庸风雅,对四方名士来扬州者,多延揽接待。扬州因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许多名士,其中有不少诗人、作家、艺术家。富商大贾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,对物质和精神上的产品也就大量地需求,如精美的工艺品、珍宝珠玉、鲜衣美食,在书画方面更是着力搜求。风流所及,中产之家乃至平民中稍富有者,亦求书画悬之室中,以示风雅,由于对字画的大量需求,吸引和产生了大量的画家。孕育出了“扬州八怪”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群体。所以,当时的扬州,不仅是东南的经济中心,也是文化艺术的中心。
三、政府营造好“风水”,打造生态人居好环境
改革开放后,随着扬州的铁路、高速公路、润扬长江大桥的贯通,打开了扬州通往全国的快速通道,使扬州的陆地交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。润扬长江大桥即镇江——扬州长江公路大桥。她跨江连岛,北起扬州,南接镇江,为目前中国第一、世界第三的大桥。润扬长江大桥在建桥之初为大桥酿名时,曾考虑用“镇扬”,当时有人认为“镇扬”名称对扬州不吉,后来改为“润扬”。一字之差,名称寓意大有区别,这说明政府也考虑到了人性化和名称的吉祥。
近几年,扬州市政府对市区各条主干道路也进行了拓宽与改造,在风水学上“路”也是作为水和财来看的,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否发达,关键还要看它的交通是否发达?在古代过去主要是水上交通,而现在是以陆路交通为主体,试想如果一个交通不畅的地区,它的经济也是绝对不会发达的。扬州市政府在道路改造的同时,又对古运河的环境进行了整治,建成了一道靓丽的古运河风光带。城市的亮化及绿化也进行了全面改造,政府行为在客观上也是为扬州营造出了更好的“风水”,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和繁荣。现扬州已被评为“联合国人居奖”。扬州是开放的新兴现代城,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、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、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、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。
四、结束语
风水理论的宗旨是周密考察了解自然环境,顺应自然,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,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,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,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。
风水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风水,一条街道有一条街道的风水。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风水,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风水,至于睡的床,用的灶都有它的风水,办公桌椅,墙上字画,也无一不有它的风水。风水,其实一点也不迷信,它完全是根据宇宙自然法则,阴阳互补,五行生克之理而规划的,在论及风水时,我们既要充分理解和吸收学术界的最新成果,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。我认为: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,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,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,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,一种有关阴宅与阳宅的理论与实践系统的理论,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。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,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、水文地质学、环境景观学、生态建筑学、宇宙星体学、地球磁场方位学、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。
|